对于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许多人的感想大概可以总结为两个关键词:
(资料图)
一个是想念,另一个则是震撼。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这个 " 五一 " 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 2.74 亿人次,创下同期历史峰值。早在一个多月前,对假期充满渴望的年轻人,对久违的五天小长假,就期待满满。
和忙乱的工作日相比,假期往往意味着自由、轻松和治愈:
宅在家里,饱览枕头山、客厅城、浴室湖的美景,给朋友圈里 " 人从众人从众 " 的旅游照点点赞,轻松达成微信步数小于 100 步的成就。
一扫疲惫,如获新生。
放假必备节目,在家看人人人人人人,或出门看人人人人人人 / 图源:四川观察
但如果你身边有人在假期后,比放假前还累,甚至还发出了 " 想返工 " 的哀号 ……
那么很有可能,TA 是假期和父母一起旅游去了。
旅行?不,是负重前行最近几年,人们开始意识到," 说走就走 " 原来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
再加上团聚的不易、分隔两地的苦涩,不少在外地工作学习的年轻人,选择抓住一切机会,和父母一起到处转转。
但是父母的想法,总是和你有一点偏差:
你想带着家人去旅行,他们想带着家去旅行。
图源:微博话题
在爸妈眼中,旅行就像是一年几度的大迁徙,大有 "带上全部家当,离开这个伤心的城市 "的势头。
而你就是临时上岗的免费搬运工。
其中你负责扛大头的重点行李,就是吃的。
"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这八个字,贯穿着爸妈旅游的始终。
腌鱼什么的都是小意思
哪怕是短短一天的周边游,他们也仿佛身处世界末日前夕,要准备好足够全家人荒野求生一个月的食品,才能安心出发。
准备食品的原则,就是扎实(特别沉)、扛饿(分量大)、营养全面(种类多、数量大)。
图源:@今视频
在年轻人看来可以用来应急补充体力的巧克力、水果糖,统统都是 " 小打小闹 " 的零食,想带点薯片和饮料,更是得偷偷摸摸。
真正能入爸妈法眼的灵魂旅行干粮,是火腿肠、面包、桃酥、地瓜、黄瓜、西红柿、八宝粥(人均两罐起步)、小咸菜(用来搭配甜味的面包)。
还得搭配上一个容量 2 升以上的保温壶,好随时随地泡行李箱里的泡面。
年轻人想象中的旅游:背着小小的斜挎包,心情美美哒。实际上和父母的旅游:背着 20 斤的登山包,仿佛在逃难。
更要命的是,在爸妈看来,这些食品一旦从家里背出来,就带上了宿命的诅咒:不能带回家,必须在旅途中吃掉。
无论是高山之巅,还是风雪之中,他们总能从包里拿出一个苹果或者半根黄瓜:
" 吃吗?赶紧吃了!背着多沉啊!"
别问为什么,问就是节俭、有备无患、吃着放心。一旦你看中了地方小吃,哪怕只是偷偷瞟了一眼,就会立刻引起爸妈的警觉。
你说的:" 我想买个当地特色尝尝。"" 这些吃的在外面不能买吗?"
爸妈听到的:" 你俩准备的那是什么玩意儿?我不吃!我就要被景点骗钱!我就要吃地沟油炒耗子肉!"
但让人迷惑的是,这种对食品的敌意,似乎只针对加工好的成品。打着原生态、自家种旗号的 " 无公害农产品 ",反而深得父母心,极大戳中他们的消费痛点:
装在简陋塑料袋里的小黄瓜,装在罐头瓶里的野蜂蜜,用红绳捆在一起的野菜,表皮坑坑洼洼的各类水果 ……
在它们面前,爸妈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说买就买,永远都让已经不堪重负的登山包雪上加霜。
跟不上爸妈脚步的年轻人 / 图源:《武林外传》
与特色农产品类似的,还有特色手工铁锅;
以及特色民族风手工纺织四件套,实际上是义乌同款;
还有永远的纪念品 C 位选手:景点珠宝与手工艺品:
成色非凡的 3 元玛瑙,《国家宝藏》鉴宝遗珠民间翡翠 ......
曾信誓旦旦地说:" 外面的东西都坑人 " 的父母,此刻却原则全无,争先恐后地 " 交智商税 "、各种买买买。
然后这些 " 走过路过不买就错过 ",实际上在某宝上九块九还包邮的特色纪念品,就都被塞进了行李箱。
塞不下怎么办?
那当然是让你把这两根黄瓜、三个西红柿都吃了——要不然多沉啊!
军训式旅行当然,负重前行干粮储备还只是冰山一角,爸妈旅游更难的,是它的根本性质:" 军训式旅游 "。
何为 " 军训式旅游 "?
大包小裹昼伏夜出,每天打卡多个景点,以突破体能上限为手段,以玩遍城市每个死角为目标,最终得到最高阈值的旅行性价比。
而跟你和爸妈的旅游,自然而然将归属于后者。
对于这场军旅行,我愿将其简要地归纳为三款项目:早起、暴走、以及摆拍。怎么说?
首先,聊聊早起。
在家里的你可以睡到天昏地暗日上三竿,而不耽误你的父母已完成晨练遛弯一日三餐,你们完全可以活在平行时空,把短短一天过出中美时差的即视感。
但是,旅行却可以打破你和父母之间的时间壁,硬生生将你们的步调调成一致。
和父母旅游,主打一个跟上节奏 / 微博
但凡和父母同游过的同学,绝对都有如下体验。
清晨五点,最勤奋的鸡仍尚未醒来,蜷缩在宾馆的被窝里正痛苦睡眠的你却被一把推醒,紧接着你的头顶传来招魂般的低沉声音:
" 你是来旅游的还是来睡觉的?"
恍惚间,一时分不清这是你母亲的催醒还是来自神的谴责。
笑死,睡了个寂寞 / 微博
然后,我们聊一聊 " 极限体能挑战 "。
如果说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莫等闲 " 是所有父母的旅行格言,那么 " 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心不死 " 就是每对父母旅行的终极主题。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一定想不到你那沉迷养生整日浸泡枸杞酒的父亲能拿出日行千里的气势,仿佛稍不留意就能称霸五岳;
而你那岁月静好,用各种梅莲竹菊做头像的母亲,能连跑数个景点不带歇气。
生怕哪寸土地没有留下他们的足迹,都是亏了。图源 / 知乎
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 微博
这个连带效应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旅游归来后的你,拖着疲惫的身躯和涣散的双眸去上班,搞得同事都要在猜测你是否假期里有在狂练军体拳。
最后,不得不提摆拍。
前一阵,热搜流行了一下 # 全国妈妈统一的拍照姿势 #。
一时间,热搜上姹紫嫣红、百花争艳,每一个母亲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神采,高举着各自的 " 武器 " 一心艳压群芳。能统一所有母亲审美的,竟是这些随风飘扬的丝巾。
某种程度上来讲,没有被母亲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丝巾统治过的相机算不得见过世面的相机。
旅行的意义即便如此痛苦,却好像被父母同游虐出了 " 斯德哥尔摩 "。
越游越想游,越玩越上瘾。甚至为了能多和父母旅游几次,发展出了无数 " 妙招 "。
比如:
1. 瞒天过海式
车票住宿的钱偷偷花,只要不让父母目击大额支付现场,他们就不知道花了多少钱。瞒天过海,暗度陈仓,不让父母花钱,只让父母享受。
2. 一条龙服务式自觉充当行走的拍照支架,在各大打卡景点都能轻松拍出爸妈美丽帅气的身姿;
玩转手机 ipad 导航技术,充当活地图;景区内的各大休息点、咨询中心和厕所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只要爸妈有需求立刻给予指引;
还有老司机牌照,稳稳开车,安全将爸妈带到车站,抵达景点。
图源:半岛晨报3. 反客为主式
睡得比爸妈早,醒也比爸妈早,反客为主,做唤醒爸妈的闹钟,收拾爸妈的行李,让爸妈无槽可吐,无错可嫌。
" 父母虐我千百遍,我待父母如初恋。"
这到底是为什么?
说到底,要回到旅行的目的:我们的本意真的是来旅游的吗? 当然不。
我们的父母很多出生于 60、70 年代,他们身上带着各自成长的烙印和时代的痕迹。
他们面对选择时往往会衡量更便宜实惠的方式,这是上一代朴实的行事习惯和省钱的基因在作祟。
由于对可靠信息的查找能力的欠缺,智能通讯使用能力和旅行经验的不足,他们更容易陷入 " 土特产 "、" 当地旅游诈骗 " 的圈套。
造成我们与父母这些深深浅浅的代沟,和哭笑不得的观念差异的原因,更多的是经验与时代的不同。
我们可以用很多事物去慢慢填平这些迥异。
像小时候父母学习如何照顾幼小的我们一样,现在的我们也可以通过旅行学着如何和日渐老去的父母相处。
去实现另一种方式的路上同行。